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

【转载】放浪形骸,寄情笔墨——真诚的朋友朱圭铭 文/陈建平

王羲之《兰亭序》中有“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的句子,每次临摹右军此帖,读至此处都不由得让人心驰神往,恨不能早生千年,置身其间,纵情于青山秀水,赏心于野草闲花……与诸名士吟风啸月,听松涛问竹海,感慨于天地之灵性,品茗饮酒,谈诗论画,挥洒翰墨,无古无今,是古还是今,此乃心中之时光穿梭也。

赵传有歌曰:我只要音乐和啤酒。我则对酒无太大要求,从“五粮液”到“二锅头”,从“白兰地”到“女儿红”,只要是酒都可以。正因为此,一起谈书论画又可以相对痛饮的朋友不是很多。但是有一次朋友聚会,让我遇到了一位真正的朋友,他也是如此的一个人,他就是朱圭铭。

那日,是圭铭参加南京艺术学院的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最后一天,有同道好友,也有同考的同学。不经意间已经喝了四瓶白酒,朱圭铭醉了,但不是醉于酒,而是醉心于书法艺术。一个北方的青年孤身在金陵,不顾一切,只要艺术,这样的人才会醉心于书法,才会视艺术为生命。
圭铭对朋友是一颗真心,对书法艺术则是两颗心,一颗是真诚之心,另一颗是颖悟之心。他的书法尚帖学一路,上追二王,下涉苏黄米蔡、赵董文祝。用功至深且最为合其性的还是草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草书创作可以将他的一腔才情与才性贯注其中。看他写草书,真有“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身,满壁纵横千万字”之感。
圭铭身上有一种魏晋之风,他的笔下自然脱俗。他为人豁达,字间又透出豪迈之气。他曾精心研究董其昌书法,一出手时有清秀之韵味,一起一倒之间,翻转钩连之处,无不体现出他对二王家法的深刻理解,字里行间又无处不露出潇洒的气质。
圭铭很多情,“江上老人”林散之常写这样一副对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他的多情实际上是对书法艺术的热情,他可以一个人听音乐读法帖,直至东方既白,若不多情怎么能有这样的耐心!当然,他自己是全然不知的,真可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朱圭铭现在是南京艺术学院的书法专业研究生,这给他找开了艺术道路上的一扇新的大门,他在黄惇教授的指导下,一定会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研究书法艺术,从而早日登上风光无限的艺术顶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