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6日星期三

  今年7月,没想到的是,母校的公管学院副院长尉天骄教授来访,是来西安参加一个水文化的研讨会的。


  难得恩师还记得我这个不才弟子,先生在抵达西安的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我,我喜出望外。
约好了时间,第二天,我们见面了。


  叙旧,往往是这种场面的主题,原来同一届系里的同学如今的状况几乎数了个遍,很多我自己都快遗忘的面孔,这一刻也都渐渐的回到了我的脑海中。令我感到敬佩的是,尉老师不但清楚地记得我们系02、03乃至最新一届毕业生的姓名、去向,更甚者,连先生20年前的学生,至今还时常联系着。感叹先生爱徒如爱子的同时,还为先生桃李满天下而钦佩不已。
其实,从始至终说了那么多的话,我早就看出来,尉老师一直有一句话几次欲言又止。而我,其实也多次想挑起话头,却又思前想后。


  最终先生先是忍不住了,甚是委婉地,直接抛出了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试探性的问我:“你俩,已经不谈了把?……”


  我立刻坐正,却又稍带腼腆地说:“我们……还在一起。”


  “真的?!那太好了。”我看到先生几乎要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拍着大腿,激动地看着我。


  我深知两地奔波带给我们双方在精神和身体上的疲惫,以及沉重的心理压力。但不得不说坚守到现在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双方的共同努力,共同的信念。每当我们俩之间,或是我和我的朋友之间谈起此事,我都会表现出极大的自信心来。


  几天后写先生还专门写了关于我们的一篇博客,并邮件告知于我,名字叫《爱的坚守》,更有海陵文龙兄留言赞叹,弟子倍感惭愧。


  回头想想,我的事情不过是两人共同坚守而已,又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只是在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个单纯的坚守,竟成了美谈。先生对我们彼此的坚守感到意外,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或许舆论、传说,更是我们本人所想象不到的。不是我们的事情多么值得赞美,多么可贵,而是在这个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可能选择了捷径。说实话,谁,又愿意非要从零开始奋斗呢?谁,不愿意从一个原本就高的起点,奔向更高的下一个起点呢?


  我只能庆幸,自己心爱的人仍然和以前一样,对我充满了信心,无欲无求。在我最艰苦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断的给我信号,告诉我还有一个愿意从零起点开始和我一起奋斗的人在等着我。我,还要苛求什么呢?


  附上旧日印章临作,只愿无事常相见也!


2009年8月25日星期二

为Gmail设计细节折服

Gmail的程序设计,细心到让你无法表达,或许在应用中你会感觉到很多贴心的功能,但是把它说出来的话,你又会觉得它太过细小,微不足道。

举个小例子,Gmail的Drafts(*)这里,本来星号显示的是你当前的草稿数量,但当你点击“Compose Mail”以后,你会发现,再打开写信窗口的同时,括号里的数字会自动+1,这也就意味着,在你点下“写信”按钮的同时,他就已经开始了准备为你保存草稿的计划;写信的过程中,你不写字他就不会自动保存,写字,他就会每隔5分钟保存一次,保存后还会显示操高于几点几分保存过;一旦你点了发送,并成功发送的话,Drafts后面的数字又会立即-1。

很多用户,可能并不一定会发现这个功能,甚至,这个根本称不上是功能,比起Gmail实验室里的来说,这个真的是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设计,是我们拥有了贴心的用户体验,身在一个成天强调“用户体验”的“大公司”,我觉得我们应该向Google团队学习的,还很多。

本文系我通过 https://go2http.appspot.com/ 翻墙上blogger发布,国内的朋友要访问,在一定时期内,可能都得使用类似的方法,再次我除了要向Go2表示感谢以外,还得谢谢全国GCDY祖宗十八代:

感谢Go2让我能正常访问我自己的博客,
感谢我朝Or g封 锁blogger而让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Go2这样的好网站。

附上新近作品若干补充空间。

2009年5月14日星期四

今天晚上过得相对比较充实,比较多产:


听了一张专辑;


洗了一件衣服;


打了一通电话;


了却一桩心事;


刻就两方印章。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人常说,用一个东西,档次一旦上去了,就再也下不来了,就好比自行车上用了DeoreXT的套件,你就再也不想用DeoreLX一样的,所以我从不愿意去体验XTR的感觉。耳机亦然。



  记得还是大二的时候,是个寒假,寒假快结束时,我坐火车赶往南京。卧铺车厢里,与我同行的一个人,叫我生平第一次听说了两个品牌,一个是森海塞尔,一个就是哥伦比亚。



  那人叫叶明清,那时候在上海。原本我都不记得他的名字了,还是我的mm提醒了我,使我不至于让这个名字彻底消失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在车厢里相遇的时候,我得知他也喜欢听音乐。我们便开始以交流音乐和听音乐的器材来打发漫长的火车时间。巧的是,我们的CD机一模一样,除了颜色,哦对,还要除了耳机。我的是sony原配的线控器和耳机,而他的,则是直接把一个叫做“PX100”的帖耳式耳麦,直接插在CD机的机身上,不用线控器。也是在那时,我还知道了听音乐,除了用耳朵听,还有人会用示波器来听……按他的说法,CD机的线控器,即使不用,只要插在机身上,都会影响线路输出的质量,这个结论,是示波器显示出来的。但是我那时很清楚,我的耳朵很难分辨出来。



  当我得知这个PX100耳机要300多元大洋的时候,我先是惊诧,然后立刻产生了试听的欲望。此前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原配sony耳机很优秀了,这个念头在我刚刚把PX100的两个单元加在耳旁的时候便顿时打消了。



  时间已经久远了,现在留在我脑子里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唯一能用语言形容一下PX100的,就是一个字,很质朴的一个字:“好!”



  这次仓促的体验,使我坚定了要换耳机的念头。一到南京,我便奔向了中山电子城。为我生平体验到的第一个中档耳机买了单。



  从入手PX100至今,已经过去了足足五个年头。我心爱的PX100陪我度过了多少××××的时光。他被我虐待过、珍爱过,如今已经饱经风霜,同时也是伤痕累累。是时候,该让他歇歇了。

2009年4月15日星期三

子夜艳阳天

我很清楚现在的时间,已经快夜里两点了。我赶紧从教室返回寝室。脚步急促,还得时刻注意脚下有没有路。出了大楼,觉得路似乎更好走。一下没有反应过来,但静下神来,才发现,半夜两点,天空居然亮得像正午一样。

我没有多想,继续向寝室疾走。

寝室对面是一座山,这时候,天已经亮得耀眼了。光芒在闪耀,好像光源就在不远处。因为我始终觉得,这和夏天正午的阳光还是有区别。比如光线发黄、变幻、不稳定。

我赶紧给ww打电话:“喂,你快出来看啊,怎么半夜也变得这么亮?这天亮地,让我甚至可以看到对面山上跑着的野兔了。”我应该是真的看到了对面山上跑着的野兔。否则我不会这么说。

这时,我终于看到了光源。不是太阳。而是碟形的不明飞行物,就是俗称飞碟的那个东西。以上一下,从对面山坳里时隐时现。每次出现,光就变得很强,很刺眼。 后来又出现了两三个。

再后来,ww来了。有两个那东西出现在了我和ww的正上方。我仔细看了。它的边缘,有一圈类似于某种古文字的纹饰。有点像仰韶文化遗址中的陶器上的简单刻画,也有像罗马数字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画”在飞行器的边缘上,边缘是半透明的,象雨伞一样,材质却像做皮影人偶的驴皮……

看了一会,我就回到了我的寝室。老四、大鸟、U2三个人在寝室忙些什么。

室外的明亮,使我觉得,屋里暗得过分。

很快,我醒了。